“中華中醫藥學會學術流派傳承分會學術年會暨中醫學術流派傳承發展高峰論壇”于2022年12月29日隆重召開。本次論壇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成都中醫藥大學與學術流派傳承分會、安徽中醫藥大學共同承辦,論壇的主題為“堅守使命,固本開新,傳承發展”,來自全國21個省市自治區79家單位的1386位專家學者匯聚“云端”,共話中醫學術流派傳承發展。
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楊殿興、成都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劉毅、山東中醫藥大學副校長王振國、江西中醫藥大學副校長章德林、安徽中醫藥大學副校長魏驊、安徽省中醫藥學會秘書長蔣宏杰、中華中醫藥雜志社社長閆志安出席論壇開幕式,廣州中醫藥大學羅頌平、上海市中醫醫院胡國華、湖南中醫藥大學邵湘寧、甘肅省中醫院李盛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王國瑋、浙江省中醫院陳健、云南省中醫院彭江云等分會副主任委員參加會議。論壇主席由劉毅與王振國擔任,論壇執行主席由承辦單位成都中醫藥大學副校長馮全生和安徽中醫藥大學研究生院院長王鵬擔任。
開幕式由王鵬主持,楊殿興、馮全生分別代表中華中醫藥學會與學術流派傳承分會致辭,安徽中醫藥大學副校長魏驊代表承辦方致辭。
論壇特邀中華中醫藥學會楊殿興教授、山東中醫藥大學王振國教授、成都中醫藥大學劉毅教授、廣州中醫藥大學羅頌平教授、南京中醫藥大學陳仁壽教授、浙江省中醫藥研究院江凌圳研究員、安徽中醫藥大學鄭日新教授等14位中醫學術流派領域的著名專家學者,圍繞中醫學術流派的內涵與政策解讀、傳承發展經驗、傳承工作室建設、優秀人才培養、特色文化建設、特色技藝弘揚、疑難雜病辨治經驗等內容,進行了學術交流。我校楊殿興、劉毅分別作題為“川派中醫藥研究”、“鄭欽安‘水土合德’論及其臨床運用”的專題學術報告,闡釋了川派中醫藥源流、發展歷史規律,深刻揭示扶陽學派學術內涵與特點。
近年來,學校作為四川省中醫藥學會學術流派傳承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高水準建設中醫學術傳承中心,建設了以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與川派名家為主體的十余個傳承工作室,致力于充分利用、發揮經典中醫學術體系的特色與優勢,開展中醫經典、名老中醫經驗、學派醫脈與臨證精華的教學培養與協同研究,開展“活態傳承”,加快學術流派經驗挖掘、繼承、創新,承擔了基于“道術結合”的名老中醫學術傳承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課題,學校在推動中醫學術傳承成果轉化與效益凸顯方面,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論壇中,成都中醫藥大學傳統中醫學術流派研究和極具特色的川派中醫研究的最新學術成果展示優勢凸顯,與會專家對我校近年來“雙一流”建設征程中,傳統、基礎學科的底蘊厚積與影響力提升,“川派中醫”發展提速,輻射效應、聯動效應表示高度認可。學校將進一步加深與各級學會的聯系和合作,深入領會黨的二十大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重要指示要求,更加有力肩負起經典優勢學科的傳承重責,為推動學術流派研究走向縱深領域、面向未來,弘揚川派中醫藥氣韻風貌,做出成中醫貢獻!
(文、圖/基礎醫學院 文愈龍 編輯/王其奇)